图为观展现场。 本报记者 陈俨 摄
本报记者 王 慧
“百年征程、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向公众开放以来,社会各界观展热情高涨。这个双休日,是江苏中小学放假后的首个周末,尽管阴雨连绵,但丝毫没有影响观众的参观热情,不少父母专门带着孩子前来“打卡”,现场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让青少年“身临其境”地学习百年党史,接受党史教育,一颗颗爱党爱国的种子正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欢迎大家来到‘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模型参观,目前该模型是国内第一个1:1加VR的‘奋斗者’号模型。‘奋斗者’号是目前我国第三代深海载人潜水器,拥有同级别最大载员量3人,可长期科考作业,也是人类历史上第4艘到达万米深海的载人潜水器。”展厅外,“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模型旁,一个脸庞稚嫩却目光坚定的“红领巾”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来自成贤街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洪旭洋正自信满满、深情并茂地向参观者娓娓道来“奋斗者”号的故事。
刚刚放暑假,11岁的洪旭洋便报名参加省科协举办的“庆建党百年,我是小小奋斗者”宣讲活动,并由此成为“奋斗者”号的一名宣讲员。通过此次讲解活动,洪旭洋对“奋斗者”号有了全面深入了解,一说起来便滔滔不绝,“去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到达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最深海域,该海域是目前人类已知海洋最深处,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截至目前,我国潜航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家共11人到达万米海底,而全球到达万米海底的人数不超过20人。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国家取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展览现场,孩子们依偎在父母身前不时询问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或细细观摩,或与作品合影,又或被某一个历史瞬间震撼、动容……
庄重地佩戴好党员徽章,80后公司职员洪方方带着自己12岁的儿子张若川以“1921年”为起点,步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时光走廊,沿着时间的脉络边走边看,感受百年沧桑巨变。因为看得仔细,加上展览体量丰富,洪方方和儿子花了两个多小时,还没看完主体展区的第一部分。展览中,革命先烈恽代英、邓中夏和夏明翰的一张合影、震惊中外的陇海铁路大罢工始末等史实给张若川留下深刻印象,“今年9月我就要升入中学了,之前我在《觉醒年代》中了解过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历史,这次在展览中又重温了一遍,依然很受触动。展览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驱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青少年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努力学习,不负韶华!”
7月4日一大早,45岁的瞿惠能便带着中考结束的儿子和老父亲从老家宜兴出发,驱车赶到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展览中,祖孙三人边走边看,流连于各个展板前。“父亲回忆起几十年前的往事,经常在家感慨:以前最大的梦想就是吃饱饭,没想到现在的生活能这么好,他最能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谛。” 瞿惠能说,这一次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带给全家人强烈的心灵震撼,“父辈们追忆峥嵘岁月,我们感怀成长历程,孩子积累历史知识,每个人都收获满满。”
一百年,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也是亿万人民的追梦之歌。黑白电视机、二八自行车、老式缝纫机……展厅里,一件件充满怀旧味道的老物件,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驻足端详,勾起一段段属于那个年代的独特回忆。与改革开放同龄的俞夏趁着双休日,带着10岁女儿过来“开开眼界”,展览中这些老物件,都是自己小时候的流行物,里面装满回忆,但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却是稀罕物。在她看来,这些老物件是时代的一个横截面,反映了老百姓在衣食住行上的巨大变迁,折射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看了展览让我的内心深感震撼,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整个国家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人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红船起航到保家卫国,从建立新中国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脱贫致富奔小康……在一张张展板、一件件文物前,金陵汇文小学六年级毕业生丁奕含不时向一旁的爸爸提问,丁先生说:“以前从未这么集中地看过江苏红色革命史,有时候在家讲党史故事,孩子可能缺乏认识,这里图文并茂,还能观看视频,可以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在他看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带孩子看展览,就是进行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希望孩子能从党史学习中汲取成长与前行的力量。观展结束后,12岁的丁奕含了解了众多发生在江苏大地上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内心深受震撼。她告诉记者:“爷爷和外公都是转业军人,前两天,爷爷刚刚领到光荣在党50年的纪念章,这成为爷爷最珍爱的宝贝。在我的家庭里,‘红色血液’一直在流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牢记先辈们为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将红色基因好好传承下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