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疗愈第三课:父母行为陷阱“过度养育”

qztt qztt 发表于2021-02-04 00:10:10 浏览45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我们上一次讲“心理断联”,我们说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父母缺席,或者说没有能够足够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以及养育过程中,这就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但是还有很多家庭,并不是这个情况,他们走上另一个极端,可以说无孔不入地参与孩子的生活,干预孩子的人生。虽然这种方式通常披着“我真的非常非常爱孩子,我一心为了我的孩子的外衣”但是,这种行为的危害比起心理断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分享的第二个陷阱:“过度养育”(Over-parenting,也称过度管教)。

一、什么是过度养育(管教)

中国的家长大都深信耳熟能详的,那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觉得中国父母的很多育儿教育其实就来源于此,这句话到现在已经不断蔓延衍生成为了“不要让孩子输在子宫里”,大家试着感受一下,有没有觉得瞬间肩膀和背部都收紧和重了一下,没错,我们的后背就是承载和记录我们压力和负担的地方,如果长期压力过大,身心系统的整合性会导致这个人的肩颈、脊椎和腰部都出问题。

回到过度管教,我们说,为了让孩子不至于输在子宫里,所以这些父母自怀孕起就开始极其注重营养和胎教,在莫扎特和贝多芬之间来回选择,有的还每天读书给孩子听,不但害怕胎儿在母体里营养欠缺,更害怕孩子在子宫里学习不够;等到孩子出生后,什么时候喂奶,每天吃什么,喝什么,念书后,如何接送,早教口语兴趣班,奥数围棋什么都不能少,后面孩子该上哪所学校,该进哪个大学,该报哪个专业,进什么公司,和谁谈恋爱,家长都要全程参与,用自己的意见代替孩子的选择,只因害怕自己的孩子走弯路……这就是过度养育,它是父母对子女的生活,表现出过度指导、过度保护和过度介入的倾向。

我遇到过不少因为家长们强行转校而引起的孩子适应不良、心里不甘愿舍不得同学好友而引发的抑郁症。上周我还接过一个类似的个案,一位母亲的孩子已经大学毕业面对求职,学校不错但求职困难有些抑郁,这个个案之所以典型是因为这位妈妈一直在传递自己与家庭环境各种的“好”。我大致了解了情况,后来说了一句话让这位妈妈不舒服,我说:“你确实很好,不过如果你再不放手,你的女儿就要被你“吃掉”了……”这位妈妈反应很大,用专业术语讲是产生了阻抗,我花了好些时间来处理,但最终结果是好的,我向我的当事人表示敬意,因为这类妈妈最难接受的,就是“自己的辛苦自己的好也许正是导致孩子不好的原因”,接受这一点不容易,我自己也是母亲,能将心比心,但不得不破这一点,是因为我们必须帮助当事人打破家庭中的一个现象“循环因果”(后面的课还会讲到)。

我必须要把“过度养育”的问题说明清楚,是因为,如果我们把原生家庭尤其是母爱(通常是妈妈对孩子相处更多一些)对孩子的支持看作一片海洋,孩子是海洋上的船只,而那我们要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过犹不及,过度的爱与“不足的爱”结果是一样的,都不会很好。

二、过度养育的危害

过度养育的最大危害,就是这种方式会最大程度吞噬孩子的独立性,这也是一种心理创伤,然后孩子们会失去自我。失去自我的危险尤其会在毕业之后显现,因为中国的教育体制在知识学习上有优势,但它的弊端就是你最好没有自我,最好是个AI,能记录并迅速提取出所有程式和答案,所以被过度养育的孩子在没出社会之前可能还行,但一旦进入社会,就不知道何去何从,因为他们不习惯也不会自己思考。很多孩子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也很害怕,在进社会之前就开始抑郁焦虑、强迫症,用这些来逃避压力回避真正自我的考验,而这样的神经症是最难治的,比亲人去世、失恋造成的抑郁难处理多了,因为这些抑郁症具有工具性,它有很大的好处,用来保护当事人回避更大的痛苦,治疗过程会很长而且非常麻烦。

北师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徐凯文老师提出的著名概念:“空心病”。徐老师发现最近10几年,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脆弱,迷茫,不知该怎么去学习,不知道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自己在大学工作的时候也有这个感觉,我觉得10年前的学生和10年后很不一样,所以这些空心病的孩子和是否进名牌大学没什么关系,进了清华北大对他们而言也是空的,他们中很多人怀疑自己的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然后因此抑郁。

而他们的父母的,当然认为一切都很有意义,我觉得这大部分就是父母“过度养育”的结果,这些孩子的人生中很少有机会或没有机会去做那些他们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这个事情也许小到他想抓一只蚂蚁放到热水中,看它会不会烫死……过度养育的孩子没有这种机会,他们没有自由玩耍的时间,他们中的很多人过的是“清单式的童年”,清单上每一项活动、作业、考试都是父母为孩子规划好的未来,成败攸关的。

但是我们真诚地邀请父母们有勇气看一看这件事情的结果,你会发现,过度养育的后果不仅仅是让孩子认为他们的价值(请注意是这个人的价值)只来源于成绩和分数。更可怕的是,过度养育的家长其实有一个如果不说破他们自己也未必意识到的可怕信念,那就是:他们并不信任自己的孩子,他觉得孩子是不可能靠自己成功的,除非有我,随时保护和纠正。而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就在孩子们正在成长的意识形态中,一次又一次地亲手输入“没有我,你不行”的信息编码,这个编码会在孩子们日后面临任何困难和重大选择时自行启动,他们的脑袋里直接跳出的结果是:“我不行。没有我爸妈,我自己什么都做不成,我再好,其实只是个傀儡”。

三、如何走出“过度养育”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对待孩子的方式中有且已经长期操作这个模式,那么,我请你:停下来。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心理学上“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是人类心智的重要准则,它的建立,远远比通过父母、老师的赞美建立起的自尊更为稳定也更加重要。自我效能,是一个人看到自己的行动能产生成果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它无法来自父母代替孩子做出的行动,就像如果你觉得孩子自己动手吃饭会把地搞得特别脏而且还慢,营养还不全面,不如我喂你吃,那么这个孩子就无法在吃饭上建立自我效能,吃这个事情对他而言也不会是一个有成就感有快乐的事情,这是许多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吃饭,也不喜欢自己吃饭要喂的原因。

所以,走出过度养育的第1步是:恢复孩子的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感的增长在3周岁左右是一个关键期,那是人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再下一次就是青春期。也许你已经错过了孩子的3周岁,没有关系,不要担心,晚到总比不到好。我们有一句话说“比起你现在所处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是你下一步迈出的方向”,如果你想帮助孩子恢复自我效能,简而言之,你要把一直伸向你孩子的手收回来,让他们有机会更多地为自己做思考、规划,他们需要自己去决定、去行动、去跌倒、去期望、去应对、去试验、去犯错,他们需要所有的梦想以及去经历所有的体验。你能做的,是陪伴和必要的建议。

走出过度养育的第2步是:让你的孩子做家务

人类历史上最长时间的研究被称为哈弗格兰特研究,这项研究发现,一个人在专业上的成功,也就是我们都在期待自己的孩子能达到的成功,竟然取决于小时候做家务,而且,越早开始越好。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挽起袖子开始干的心态代表着他们会知道:可能有些不想干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完成,而这个人也可能是我;这种心态还代表着:我会尽力去改善整件事情。而这些,就是让一个人在工作中获得先机的东西。

哈弗格兰特研究的另一个发现,是人生的幸福,来自于爱。而不是任何的社会地位、金钱美女名车别墅,我们如果去纵观自己的整个人生,你会发现你这一生最快乐的事情和最痛苦的事情都爱密切相关,你什么时候最幸福最快乐呢?小时候可能是被父母拥抱一起游戏,青春期可能是你爱慕的女孩子刚好也爱你,再长大就是和你自己最爱的男人进入了结婚礼堂,再然后你们有了自己爱的结晶……这些与爱有关的幸福感远远比你买了一个房子评了一个职称要快乐许多也更长久。哈弗格兰特研究声明,这种让人们感到幸福的爱,是对人的爱,不是对工作的爱。

走出过于养育的第3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我们要教孩子如何去爱

而要爱别人,他们就要先学会爱自己,想要让他们能爱自己,我们就要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请家长朋友们放下对分数和成绩的痴迷,当我们的孩子回到家,我们关掉电子设备,把手机放到一边,请让我们看着他们的眼睛,让他们能看到我们的脸上洋溢的喜悦,这目光就像你今生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那样,然后我们说,“今天过得怎么样?有什么让你高兴的事吗?”简简单单的一句,才是来自家人心底最深最真切的爱,我们面前的这个人,这个孩子,是今生我们最爱也可能是今生最爱你的人,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和支持他成为他自己,过上他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不是让他成为我们想要让他成为的人。

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一句名言,他说:幸运的孩子一生都在被童年疗愈,而不幸的孩子一生都在疗愈童年。

请让我们把眼睛从成绩和分数上移开,请让我们把重点放到如何帮助孩子们构建一个健康的童年上,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学会爱和学会家务。我们要关注他们的心态、习惯、技能和身心健康多过于他们的成绩和分数,因为有了这些,他们才能在哪儿都成功。因为只有这些,能够帮助他们在我们有一天必须离开他们的时候,他们依然在这个世界上拥有主导自己人生跌宕起伏的能力。

访客